Tel:

13371051536

土壤墒情监测站厂家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技术文章

土壤墒情自动监测站的技术原理

文章来源:土壤墒情监测仪    发布时间:2025-11-21 09:45:45    浏览次数:7次

土壤墒情自动监测站通过传感器检测土壤温湿度,采用太阳能供电实现田间连续监测。


土壤墒情自动监测站是一种基于现代传感技术和物联网系统的自动化设备,主要用于实时监测土壤含水量和土壤温度参数。该设备通过部署在田间不同深度的传感器,持续采集土壤墒情数据,并将信息传输至云平台进行处理分析。其监测结果可为农业灌溉、林业保护和水利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这类监测站的核心部件是土壤水分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水分传感器多采用频域反射原理或时域传输原理,通过测量土壤的介电常数来换算体积含水量,测量精度通常达到±3%以内。温度传感器则采用铂电阻或半导体元件,测量范围覆盖-30℃至50℃,精度维持在±0.5℃。传感器可根据需要布置在20厘米、50厘米等不同深度,形成剖面监测体系,从而掌握土壤水分的垂直分布规律。


在技术特点方面,土壤墒情自动监测站具备全天候工作能力。设备一般采用太阳能供电系统,配备蓄电池组,可在无市电环境下持续运行。数据采集器支持多通道输入,可同时连接8-16个传感器,采样间隔可根据需求设置为1分钟至24小时。通信模块支持4G、LoRa或NB-IoT等传输方式,实现数据远程传输。部分高端型号还集成气象传感器,扩展监测降水、蒸发等环境参数。


该设备在农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农户通过监测站获取的土壤湿度数据,可精确制定灌溉计划,避免水资源浪费。在干旱地区,监测数据有助于预警旱情,指导抗旱措施。林业部门利用监测站观察林地土壤水分动态,为植被恢复和水土保持提供依据。水利机构则借助长期监测数据,分析区域水资源平衡状况,支撑水资源调度决策。


选用土壤墒情自动监测站需考虑多个因素。基础型号主要包含水分和温度监测功能,适用于一般农田;高端型号增加土壤盐分、pH值等参数监测,适合科研或特殊作物种植区。安装选址应避开低洼积水和强电磁干扰区域,确保数据代表性。设备需要定期维护,包括清洁传感器表面、校准测量精度和检查供电系统,建议每季度进行一次现场校验。


通过合理配置和维护,土壤墒情自动监测站能够提供连续的土壤水分和温度数据,支持精准农业实践和水资源管理。该设备已成为现代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监测的重要工具,其应用将进一步推动农业生产的智能化发展。

土壤墒情自动监测站的技术原理


文章地址:http://www.shangqingjiance.com/jszl/1533.html